2 October, 2025
Q4電商旺季將至#1 – 宏觀巿場局勢如何影響你的電商生意?
隨著 10 月的到來,歐美市場即將迎來全年最重要的購物旺季。然而,2025 年的第四季並非一片樂觀,全球經濟放緩、稅務政策變革以及物流風險,正共同塑造出一個既充滿機遇又暗藏挑戰的市場環境。跨境賣家若想在這場「年度大戰」中突圍而出,必須先從宏觀角度理解整體趨勢。
一、宏觀經濟背景:增長與謹慎並存
根據 Visa 經濟預測,美國 GDP 增速將從 2024 年的 2.8% 放緩至 2025 年的 2.1%,整體消費增長也趨於保守。
PwC 調查顯示,高達 84% 的消費者計劃削減支出,平均假日預算比 2024 年下降約 5%,創下自 2020 年以來的首次下滑。這意味著消費者的信心明顯減弱,更多人轉向價格敏感型的「價值導向消費」。然而,市場仍保有增長動能。Mordor Intelligence 預測,2025 年美國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 1.25 兆美元,第四季單季銷售額可望突破 4000 億美元大關。歐美市場仍是全球跨境電商的核心戰場,但增長已不再平均擴散,而是集中於特定消費族群及重要購物節點。
對賣家而言,這代表 兩極分化的市場:一邊是追求折扣的「價值型消費者」,另一邊則是依舊願意為品質與品牌支付溢價的高端客群。傳統「一刀切」的大眾化策略已難以奏效,賣家需要清晰劃定自身定位。
二、消費行為:提前規劃,集中爆發
Adobe 數據顯示,近半數美國消費者會在 10 月或更早開始假日購物。但 PwC 報告同時指出,約 40% 的消費支出仍集中於感恩節到網路星期一的五天內。這意味著消費者在旺季呈現「前置規劃、集中爆發」的雙重行為模式。
此外,促銷仍是最強驅動力。超過六成消費者偏好清晰的折扣(如「滿減」、「百分比優惠」),同時 免運費與 BNPL(先買後付) 已成為影響轉化的關鍵條件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AI 工具正成為消費決策的常態,2025 年透過 ChatGPT、Gemini 等 LLM 進入零售網站的流量同比暴增 4700%。
這提醒賣家必須打造「AI 友好型 Listing」,確保產品資訊能被 AI 正確抓取並推薦。
三、稅改衝擊:De Minimis 取消與歐洲 VAT 收緊
2025 年被視為「電商稅務巨震年」。最顯著的變化來自美國:自 8 月 29 日起,所有國家寄往美國的包裹不再享受 De Minimis 免稅額,即便是低於 800 美元的小包裹也必須正式報關並繳稅。同時,美國還對部分商品徵收高額懲罰性關稅,例如中國及香港郵政小包最高可被課徵 120% 從價稅或每票 200 美元。
對跨境賣家而言,這帶來三大挑戰:
- 直郵模式幾乎失效:低價代發與免稅模式被徹底擊碎。
- 供應鏈成本急升:普遍性關稅推高到岸成本(landed cost)。
- 清關效率下降:海關壓力增加,延誤風險提升。
在歐洲,稅改同樣不容忽視。歐盟正在推進「VAT in the Digital Age (ViDA)」計畫,強化進口一站式申報(IOSS)機制。若賣家不使用 IOSS,將面臨多國 VAT 申報的繁瑣程序與更高合規風險。此外,數位服務稅(DST)也在英法西等國落地,平台可能將成本轉嫁給賣家。
應對策略:
- 供應鏈多元化(China+1),降低關稅依賴。
- 前置庫存與海外倉,避免單票高稅衝擊。
- 自動化稅務工具(如 Avalara、TaxJar),降低合規風險。
- 透明化傳導成本,在合理溝通下轉嫁部分稅費給消費者。
四、物流風險:北美與歐洲的隱憂
物流瓶頸將是 Q4 的另一大變數。
- 加拿大郵政罷工:自 9 月底開始的全國性罷工已導致郵件與包裹全面停擺,恢復後仍需數週清理積壓,嚴重影響美加跨境配送。
- 美國運力趨緊:卡車司機短缺推升貨運費率,旺季艙位需提前 2–3 個月鎖定。
- 歐洲港口危機:鹿特丹、漢堡等港口擁堵加劇,船舶等待時間超過 10 天。
- 結構性挑戰:供應鏈正從「及時生產(JIT)」向「以防萬一(JIC)」轉型,賣家需持有更高安全庫存來對沖不確定性。
建議措施:
- 建立 多承運商合作體系,降低依賴單一渠道。
- 採用 多點入境與分倉策略,分散港口與路線風險。
- 提前備貨與鎖艙,至少在 8–9 月完成大部分 Q4 補貨。
五、新興市場:南美與東歐的藍海
在歐美市場競爭激烈、增速放緩的背景下,新興市場成為第四季另一個突破口。
- 巴西:2025 年市場規模將達 590.7 億美元,黑五期間近半數消費者計劃增加支出。Pix 即時支付系統和社交電商快速普及,帶來新一波成長機會。
- 波蘭:電商訂單年增率超過 24%,消費者對跨境購物高度開放,尤其對高性價比商品與節日禮品需求旺盛。
對跨境賣家而言,這些市場雖有基建挑戰,但透過 本地支付整合、社交媒體行銷與區域倉庫,可望在旺季中搶下額外增長空間。
結論:2025 Q4 是挑戰,也是機遇
總體來看,2025 年 Q4 歐美電商市場的宏觀環境充滿矛盾:消費者更謹慎,但旺季需求仍在;市場規模繼續增長,但稅改與物流瓶頸推高成本;歐美競爭激烈,但新興市場提供藍海機會。
跨境賣家若要成功,需把握三大原則:
- 嚴守稅務與合規:提前準備稅則分類、靈活進行關稅工程。
- 建立韌性物流:多渠道、多倉儲,確保庫存充足與交付穩定。
- 差異化定位:在價格戰之外,強調品牌價值、客戶體驗與本地化策略。
2025 年的 Q4,將是一場真正考驗「誰能在不確定中保持確定性」的戰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