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 July, 2025
大美麗法案衝擊全球小包電商:香港物流出口該如何應對?
2025年7月4日,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簽署通過《大美麗法案》(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, 簡稱OBBBA),為全球貿易投下震撼彈。法案不僅永久化大規模減稅,更針對跨境小包、尤其來自中國與香港的商品加強審核與課稅,對以B2C模式出口美國的香港電商與物流業者構成重大挑戰。本文將從政策條文、時程規劃、影響層面與香港應對建議等多方面,解析此法案的衝擊與機遇。
根據美國官方通訊與眾多主流媒體整理,《大美麗法案》核心條文如下:
-
2025年5月16日提出草案,5月22日於眾議院通過,7月1日參議院修正並通過,7月2日眾議院再次表決修正版,7月4日由前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成法。
-
新增罰則條款,將於2025年8月2日正式實施。根據新條文,若任何人利用該條款規避美國海關法進口違規貨物,首次違規將處以最高5,000美元罰款,再犯者最高10,000美元。
-
配合CBP稽查,2025年8月12日起啟用800美元強制核查功能,所有小於800美元的貨件需提供更完整報關資料。由於難以控制多平台客戶合併出貨行為,建議物流業者主動提醒客戶留意合規風險。
-
法案明訂於2027年7月1日正式廢除§1321(a)(2)(C)條文,也就是全面取消800美元免稅政策。屆時相關罰則亦將同步廢除,因原本依賴此條規避關稅的情境將不再存在。
上述政策改動,象徵著美國多年來對跨境電商小包的「免稅紅利」即將走入歷史。
B2C電商與小包物流的直接影響
-
成本大幅攀升: 取消免稅後,香港出口至美國的小包裹需按商品品項繳交10%-54%不等的關稅,部分產品甚至達145%。對主打性價比的跨境商家而言,毛利將被大幅壓縮。
-
清關時效延長: 美國CBP(海關與邊境保護局)增設人工查驗、同一收件人日檢核等機制,將延長從香港發出的小包抵美時間2-5工作天。
-
平台與模式調整: Temu轉向境內倉配送,Shein採用分段物流,顯示B2C電商需配合政策調整物流架構。香港平台亦可能需思考是否要加入美國本地倉策略。
對香港的系統性衝擊
-
空運貨量放緩: 根據香港機場管理局數據,2023年起超過六成貨運量與跨境電商有關,美國作為最大市場之一,貿易限制將影響整體貨量。
-
郵政與商業快遞服務重組: 香港郵政2025年4月起已停止對美海空小包服務,DHL、UPS等亦調升相關服務費,預示香港對美小包模式將面臨重構。
-
原產地與供應鏈壓力: 為避免被視為「中國製」,需重組加工與貼標作業地點,香港作為中轉與集散地的角色將受到邊緣化威脅。
香港企業的應對建議
-
建構區域彈性供應鏈: 善用香港與東南亞、中東的貿易連結,分流出口目的地,減少對美依賴。
-
發展美國境內倉模式: 結合美國3PL或當地合作倉儲夥伴,透過FBA、FBM等方式,降低跨境物流清關風險與時效不確定性。
-
整合報關與商品資料系統: 加強報關準確度與系統化,例如接入香港智慧空運平台,預先生成CBP要求資料,減少貨件被查驗機率。
-
提早佈局新興市場: 例如中東與東南亞地區,已展現出更高的電商成長潛力,應及早投入語言、本地支付與物流資源。
2027年後的轉型機遇
當全面取消免稅於2027年實施後,全球小包生態勢必重洗。對香港而言,若能完成空郵中心重建與跨境報關標準升級,有望成為東亞電商向中東/歐洲出口的智慧節點。若能配合推出數位貿易融資平台,香港將從單一出口樞紐,升級為“多極市場”的整合中樞。
大美麗法案確實對香港出口與物流業者構成挑戰,但也迫使業界加速轉型與升級。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下,香港若能穩住物流、資金與數據三大關鍵節點,仍有機會在2027年之後重塑「跨境貿易超級聯絡人」的角色。
參考網址:
大美麗法案 (One Big Beautiful Bill) : https://www.whitehouse.gov/obbb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