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 January, 2025
特朗普2.0 – 讓美國再次偉大後,有我們的份嗎?
特朗普就職,跨境電商不能忽視的挑戰與機遇
2025年1月20日,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(Donald Trump)正式就任並發表了就職演說。演說中,他再度強調「改革」美國貿易制度以及對外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關稅的可能性,引發全球市場關注。對於深耕美國市場的跨境電商賣家來說,特朗普上任後的相關政策與貿易動向,無疑將對業務產生深遠影響。本文將從特朗普就職演說重點出發,並結合近期貨量激增、TikTok禁令延宕,以及關稅政令「放話多、實施少」的狀態,探討跨境電商賣家該如何因應。
一、就職演說焦點:再度強調「關稅」與「製造業回流」
特朗普在就職演說中提到,他希望改革貿易制度,以保護美國勞工和家庭,並宣稱「我們將對外國徵收關稅,使美國人民富裕」。這並非空談:從他先前大選期間的主張到再度進入白宮後,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要透過關稅提高國庫收入,以減輕美國國內稅賦和基礎建設負擔。另外,特朗普也承諾要讓美國「再度成為一個製造業大國」,要把汽車等產業留在本土,並加快原油、天然氣等能源開發。這意味著未來的美國市場可能更加注重「國內生產」、提高非美國商品進口門檻。
對於跨境電商賣家而言,若美國真的採取較高額的關稅,成本勢必上升,且原本的產品價格優勢可能受到衝擊,利潤空間遭到擠壓。因此,動態追蹤美方新政策並做出靈活調整,將是必備功課。
二、「趕關稅」前狂奔:亞洲輸美貨櫃量創新高
有趣的是,雖然特朗普口口聲聲要加徵關稅,但先前一波「恐慌性提前出貨」卻已在2024年12月推高亞洲輸美貨櫃量至新高。根據Descartes Datamyne的統計,2024年12月亞洲發往美國海運貨櫃量比去年同期大增14%,達171萬6,604個20呎標準貨櫃,連續第16個月呈現成長,更創下歷史同期新高。
其中中國輸美貨櫃量大增17%,越南也增長13%,顯示各國都在特朗普可能提高關稅的陰霾下,加緊腳步趕在政策落地前出貨。許多貨櫃航運公司表示,原本淡季的第四季竟然旺到年底,訂艙量也遠超預期。對於跨境賣家來說,若先前已趕在加稅前補貨,雖能暫時享受較低成本,但在現有庫存逐漸消化後,若新一輪關稅生效,成本變化仍不可小覷。
三、TikTok「禁令」再起:跨境流量渠道存變數
特朗普在就職後不久,又簽署行政命令要求重新審查TikTok在美國的營運許可。這並非首次特朗普政府針對TikTok「出手」,他在上一個任期內曾多次試圖禁用或限制該應用,但禁令最終被法庭擱置。如今,特朗普重返白宮,TikTok又一次面臨被下架的風險,但同時也獲得75天的「寬限期」,等待美國商務部的調查報告。
對跨境電商賣家來說,TikTok已成為重要的行銷和帶貨平台,特別是在短影音當道的時代,美國市場年輕用戶對TikTok的黏著度相當高。如果禁令真能落地,賣家可能失去一條高效的廣告與銷售管道。但在現實操作中,特朗普也多次遭遇法律與國會阻力,目前談判仍在進行,因此跨境賣家必須持續關注事態發展,並準備備用的行銷渠道。
四、「關稅大戰」撲朔迷離:說要加,但又沒有加
回顧特朗普先前對關稅的放話,他一度喊出要針對中國、墨西哥、加拿大等主要貿易夥伴徵收高達25%、甚至60%的稅率,並宣稱要透過「國家緊急狀態」或成立「對外稅務局」等方式來落實。然而,根據近期各大媒體報導,特朗普就職首日並未立即簽署任何關於調高關稅的行政命令,而是要求聯邦機構評估現有貿易協定的履行情況,顯示特朗普「先談再打」的可能性升高。
這種「放話多、實施少」的模式,可能是特朗普的談判策略:先釋放高壓訊號,以便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取得籌碼。對跨境電商賣家來說,這些暫停或觀望的訊號雖能爭取到一點時間,但並不代表高關稅或更嚴格的貿易壁壘就此消失。未來談判若破局,美國仍可能祭出關稅制裁,因此建議賣家持續留意美國政策走向,同時考量供應鏈多元化,分散風險。
五、跨境賣家的應對建議
- 關注政策動態,及早備貨
先前亞洲輸美貨櫃量在12月創新高,反映出對關稅政策的恐慌性訂單效應。若後續特朗普真地提高關稅,具備足夠庫存可減緩衝擊;若關稅延後或談判中途轉彎,也不至於在市場需求旺盛時缺貨。 - 優化產品線與定價策略
若成本因關稅上揚,勢必波及定價。在美國市場,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高,賣家需考慮如何提高產品附加價值、或是重新評估利潤空間,適度調整品項組合。 - 分散銷售與行銷渠道
因應TikTok的禁令危機,建議賣家同時經營多元社群與廣告平台,包括Meta(Facebook、Instagram)、YouTube及其它短影音App,確保行銷管道不受單一平台影響。 - 供應鏈備案與協同
為降低不確定性,可以探索在不同國家或地區設置倉儲或生產基地,如東南亞、南亞或墨西哥等地。這除了縮短運輸時間,也可能在關稅政策變動時,彈性切換供應來源。
讓美國再次偉大…餅?
特朗普在就職演說中的言論,再次揭示他對貿易和製造業的強硬態度。然而,從12月史無前例的貨量激增、TikTok禁令延宕到「第一天未祭出實質關稅」的種種跡象,也顯示現實操作比單純的口號更複雜。特朗普擅長以「極限施壓」為談判策略,讓各方持續處於不安與高度戒備狀態。
對跨境電商賣家而言,機遇與挑戰並存。美國市場依然消費力驚人,但若政策走向更加保護主義,勢必增加成本與進入門檻。因此,賣家不僅要密切追蹤白宮最新動向,更需要在供應鏈多元化、行銷渠道優化以及定價策略上做好準備,以便在瞬息萬變的全球貿易環境中穩住根基、尋求新機會。如今,美國的「新黃金時代」究竟是重塑世界秩序,還是震盪既有貿易體系?答案恐怕還有待時間驗證,但跨境電商賣家絕對不能掉以輕心。
相關新聞
趕「川普關稅」前發貨,12 月亞洲輸美貨櫃量創新高 : https://finance.technews.tw/2025/01/20/trump-tax-container-volume-2024-december/?utm_source=dlvr.it&utm_medium=threads
特朗普就職演說重點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21777/8503827
川普簽署行政命令 將TikTok禁令延後75天 : 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opl/202501210097.aspx